良伯的心愿

发布时间:2022-07-18 18:18:27 作者:admin 阅读量:1907


2021-06-07 21:05:20


文/一安


良伯大名叫蔡良成,中等个头,精神矍铄,步履轻松,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初次见面,我们一见如故,就聊起了家常。我以为他年纪七十岁左右,没想到他比家父还年长好几岁,是个年近八旬的老共产党员。良伯虽然退休多年,但他退而不休,还常年在外奔忙着。

工作中的蔡良成先生


十年前,我离开湖南老家南下求职,独自来到了风景秀丽的山水文化名城惠州。中国人很讲传统,“文化自信”深入人心,传统文化逐步回归,传统节日受到重视。不过远离父母兄弟,加上疫情防控的要求,近几年都没回湖南老家过年。“每逢佳节倍思亲”。远方的游子又怎能割舍对亲人、对故乡的思念?


在今天的中国,网络与通讯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几乎没有用手机做不来的业务。连七八十的老人,早都学会了刷抖音、用微信,网上购物,手机支付,相当娴熟。各种社交类软件提供的即时通讯,在方便人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让各类虚假欺诈信息、有毒有害信息、搔扰信息、垃圾信息泛滥成灾,电信诈骗成为高发的犯罪类型。


人们期盼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我们渴望真挚的亲情、友情、爱情。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少一些纷争与纠结;多一些单纯与真诚,少一点套路与坑蒙;多一份克制与共情,少一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抖音最近流行一句歌词“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其实复杂的是人心。我从来不用最坏的恶意去猜测人心,极容易相信他人。别人利用同情心、同理心,让我上了数不清的当。渐渐地我开始获得了一些免疫,别人说啥先得怀疑一下。但网上那种重病水滴筹之类,朋友发来的链接,基本上打开浏览一下,几十上百元也就顺手捐了,从不怀疑。总不至于有人会无聊到靠卖惨,来骗取陌生人的钱吧?否则,我们的社会真的堕落成什么样子了。


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需要亲情友情的滋养,需要情感的寄托,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与社会的认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获得殊荣,倍受他人尊敬,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建群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类型,亲人群,同学群,兴趣群,商务群,战友群,同事群,老乡群,家族群……尤其宗亲文化联谊群,近几年特别火爆,我也加入了大大小小的宗亲群,有十来个之多。


良伯就是我通过宗亲微信群认识的。他是广东省蔡氏宗亲联谊会的副会长,也是惠东县蔡氏宗亲联谊会的会长。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几年前筹备成立,良伯是名誉会长。但由于会长、副会长等骨干,忙于打理各自的公司,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加之受疫情影响,宗亲联谊会一直没有召开正式会议,也鲜有活动。


直到今年5月,宗亲会的几位元老人物良伯和标叔(蔡楚标),提议重新组建恵州宗亲联谊会,邀请在惠州工作生活的宗亲,组成筹备委员会。筹委会召开了会议,逐一落实人员、经费、办公场地,拟在10月召开成立大会。届时,在大会上正式通过联谊会章程,选举通过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人选,秘书处为常设机构,负责宗亲联谊的日常事务处理。


在筹委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良伯看到这么多年富力强的青年才俊加入进来,感到十分欣慰。他认为老一辈的优良传统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干革命、做事业都一样,前人打下基础,后人就可以少吃点苦、少受点罪、少走点弯路,他最担心事业后继无人或推倒重来。


在年轻人的印象中,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爱摆谱,做任何事情先问靠不靠谱。很多年轻人以为宗亲工作,就是一帮爱摆谱的老头们沒事找事,找人拉点赞助费,编撰几本家谱让大家买。大家都知道,做宗亲工作往往费力又费钱。因为没有固定经费来源,靠找宗亲化缘,有能力的多捐一点,没能力的少捐一点。募集的善款也都是用于宗亲,比如修谱、赈灾、救济、助学。对于遭受天灾人祸、患重大疾病而陷入经济困难的宗亲,给予一定的资助,真是雪中送炭,功德无量。


记得2016年3月,湖南沅陵发生火灾,50多户山区群众受灾,30多栋木质结构的房屋与家具,在火海中全部化为灰烬。湖南省蔡氏宗亲总会本着血脉亲情与悲悯情怀,在蔡木清会长、蔡克修秘书长倡导下发动赈灾募捐,全国各地的宗亲会纷纷响应。广东揭西等外地宗亲不仅慷慨解囊,还派代表亲赴几千公里之遥的受灾现场慰问。来自全国各地宗亲会派遣的慰问人员,沿着泥泞的山路,步行好几个小时,给受灾宗亲送去帐篷、衣物、棉被、米面、猪肉、矿泉水、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帮助无家可归的灾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全国蔡氏宗亲累计捐款捐物价值140多万元,全部捐献给了灾民。加上政府的补贴,每户家庭获得8到10万元资助。去到现场的人员都是自掏腰包,自负差旅费。这一敦亲睦族、团结互助的善举,赢得了当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誉。


所以,做好宗亲工作真心不容易。沒有权力与经济手段,能利用和调配的资源非常少,只能靠以身作则。以真情为伴,以善心为伍,以道义相扶持,不计名利回报,只求心安理得。做宗亲工作有一大好处,助人为快乐之本,付出与爱心,不是人人能懂,但总有人会懂,无需他人感恩,自我肯定,亦很满足。


良伯就是这样一位心地善良、乐观豁达、甘于奉献的老同志。做好宗亲工作,竭诚为宗亲服好务,这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他对宗亲工作乐此不疲,还被多个地方宗亲联谊会聘为名誉会长。全国性的宗亲联谊活动、社会公益活动,比如上蔡祭祖、赈灾募捐、访贫问苦、走访慰问部队等,他参加过多少回,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最近,他又忙上了另外一桩大事,甚至为了这件大事,几年前他就开始着手准备。





有着43年党龄的良伯,老家在惠东县多祝乡园潭村(现属惠东县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长坑村)。他年轻时当过水兵,退休后还参与多部地方志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编撰工作,他是惠州市民协会员、惠州市东江文化两纵(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历史研究会成员。东纵北撤最后一仗就是在长坑打响的①,园潭战斗指挥部的旧址就在良伯老家旧房子边上,良伯自然对这一历史事件颇有研究。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党全民学党史、学革命史,为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也为了配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良伯有了一个大胆设想,也是一桩更大的心愿。他要发掘这一红色资源,加以保护利用,建成一处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②,吸引更多的外地民众前来观光旅游。在品着绿色无污染的南山茶,吃着香浓软糯的艾蒿粑,呼吸着富氧清新空气的同时,追寻英雄前辈的足迹,聆听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故事,来一场灵魂的淬炼,让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


蔡良成在红色文化纪念馆的改扩建现场


说干就干,良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做成方案,写成报告,递交到县里的有关部门③。虽然提议得到有关部门的首肯,但要进行立项、细化完善方案、预算经费,到最后实施,倘若按照正常程序,可能审批需要的周期会比较长。良伯一心想抓住建党一百周这个重大历史机遇,尽快促成这件好事。作为百年献礼也好,还是给后代留下一点文化记忆也罢,良伯真是豁出去了。


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年轻人不要立志做大官,而要立志做大事。去年秋季,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习主席特别提出要求,殷殷寄语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全社会都要按照总书记要求,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成才环境、政治环境、营商环境,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正是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无比热爱,对党和政府的高度的信任,良伯老当益壮,比年轻人都更有激情。他邀请几个好友,先行垫资,利用村上原来废弃的小学校舍场地进行改扩建,从设计到实施,每个环节都悉心参与,严把质量关,一个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初具雏形。


为了彰显基地革命传统教育的特色,良伯想在几十米长的围墙上,找人创作一些战争场景的壁画,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他找到做市政工程的蔡健全宗亲,打听到我可以画壁画,就来邀请我。我说绘画不是我的专业,只是兴趣爱好,小时候有些美术功底,恐难胜任。我把在幼儿园创作的几幅墙体彩绘图片,拍成视频与照片发给他看,他十分肯定地说,我的水平足够帮他达成心愿。





选择了一个周六下午,与良伯开车去到现场。我们先去了东纵北撤园潭指挥部旧址。断壁残垣,几处旧房舍大多沒有屋顶,墙上布满青苔,到处长满杂草灌木。良伯的老屋就这爿房舍当中,因为举家搬来惠州城区居住,房子多年没人打理。村子里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了,剩下的老人也不很多。有的家庭老人过世后,年轻人就很少回来,在外安了家。但到过年过节,遇上村里人办红白喜事,或清明节扫墓祭祖,从外面赶回老家的人还是挺多,二十年前良伯负责筹建的祠堂,就派上了用场,发挥出重要功能。



笔者与蔡良成先生在祠堂前合影


良伯热情地给我介绍他的一些过往经历,带我参观宗氏祠堂,述说着他浓浓的故园情结。在回程的路上,经过他的几位亲戚家,良伯下车去打招呼,向亲戚介绍我是帮忙去画画的老师。亲戚热情地请我们喝茶、吃艾粑,还要留我们吃晚饭。因为我知道良伯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综合症,行动不便,加之我视力不佳,开夜车增加安全风险,就婉言推辞了留在良伯亲戚家吃晚饭的邀请,与良伯一起驱车回到了惠城。


考虑到现场画画,不仅投入许多人工,还要考虑天气等因素,绘制的时间会比较长。加上墙面打磨平整和上底漆,将耗费更多人力物力。为了赶工期,也为了节省开支,我建议由我设计出原稿,交给广告店做成喷绘,整体蒙在围墙上,也有比较好的观赏和美化效果。经过两个多星期的准备与构思,我收集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出10幅图画,算是达成了良伯大心愿里的一个小心愿。期待良伯筹建的这个红色文化纪念馆,早日落成并投入使用,发挥出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寸山河一寸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英雄的故事值得永远铭记。笔者也寄希望当地党政给予关怀重视,利用好这一红色资源。让我们薪火相传,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家国情怀,千秋万代,百世不移,做堂堂正正的炎黄子孙,守护好我们的红色江山。


-----------------------------

①园潭战斗可参看《这个偏僻村庄有段革命故事》、《东纵园潭歼敌记》、《东江纵队志》(P220-P222)

②详见《关于把九龙峰旅游区管委会长坑村大南山、园潭片区纳入革命老区建设范畴的请示》

③详见《有待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胜地——惠东南山》

备注:①②③里所有的资料都在《这个小山村里藏着满满的历史干货》这篇文章里

---------------------------

(作者:蔡一安/写于2021年6月7日)


作者简介: 蔡一安,有时亦称“奕安”,湖南益阳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就职央企从事多年党务工作、前《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现任广东汇惠万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汇智人生研究院院长,中国管理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商界企业家俱乐部理事委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良伯的心愿 | 汇惠万家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我要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布评论

版权所有©2017 | 广东汇惠万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留言  网站地图
Catfish(鲶鱼) CMS V 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