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青葱少年时

发布时间:2023-01-25 23:50:17 作者:admin 阅读量:1817

最忆青葱少年时

    岁月流花忆如丝,

    万缕千条似锦织。

    平生乐事堪寻觅,

     最忆青葱少年时。


【题记】成功真的对一个人很重要吗?成功对一个人不重要吗?每个人都要用一辈子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否成功,真的是否有必要呢?不要太在意是否成功,因为失败永远比成功的几率多得多。而且失败也像当今社会的许多女性,不愿生孩子当母亲了。那就让成长取代成功吧,只要还在成长,成功与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一安感恩人生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老师,你们就像黑夜中的点点星光,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


2023年春节前几天,大妹和女儿在微信里问我是否回湖南老家过年,我说等等看吧。


前几年因疫情原因,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2022年,经营实体非常艰难,出现亏损,导致债务缠身。微薄的收入要支付房租水电等开销,几乎入不敷出。外面也有些欠账收不回。到了年二十八九,身上仅剩几百元。看来是没法回老家过年了。这已是连续第五个年头在惠州过年。


女儿在微信里劝我,“爸爸你回来老家过年吧,看看爷爷奶奶也好。你要是没路费,我转一千元给你做路费。我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除掉开销只剩这么一点了。”


记得2022年6月19日,女儿第一次通过自己辛勤工作领到了工资,兴致勃勃地转给我520元,来回报我对她的养育之恩。


说实在话,在女儿的成长过程里,我作为一个父亲,给予女儿的关爱真的很少很少。



(一)


在女儿两岁时我就做了北漂一族,在北京打工四年多。回到岳阳后,经营一家广告店五年时间。基本上早出晚归,长期加班熬夜搞设计、赶制作。因为请的平面设计师很难满足顾客的要求,通过我去沟通费时费力。几年时间里,设计都是我自己做。由于工作繁忙,很少顾及家庭,对女儿基本属于放养模式,她喜欢涂鸦,墙壁上被她涂得乱七八糟,我们也不去管。


好在女儿非常自觉,爱学习,不用大人们操心。上小学时,咱家离学校比较近。她担任班上劳动卫生委员,掌管教室的门钥匙。她总是等到同学打扫完教室,锁好教室门后才回来,因此作业经常在学校就写完了。

她每天早上自己起床,从不赖床,总是班上第一个到校的。特别是冬天比较冷,天亮得晚。有次她去晚了一点,看到几个同学比她早到了一点,但没法打开门进教室。同学都站在走廊里,跺着脚御寒。她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感,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去学校了。

在女儿的学习方面,我从不给她施加压力。根据她的兴趣爱好,报过很多的兴趣班,比如国画班、作文班、舞蹈班、羽毛球班等。我也不在乎她成绩的好坏,但我相信她不会让我失望。各种兴趣班让酷爱体育运动的女儿能够动静相宜,真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她的绘画水平也还过得去。初二就开始成为学校女子排球队的主力队员,直到高中毕业。刚进大一,就被选拔代表学校参加全省新入校大学生羽毛球比赛,并取得团体赛优异成绩。此后,多次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


女儿曾经问过我许多问题:爸爸你的字写的这么好看,是怎么练的呀?爸爸你以前是不是很会写作文呀,要不然怎么会当秘书呢?爸爸你怎么会在读书时就学会了吹笛子、吹口琴?爸爸你小的时候也喜欢画画吗?

在女儿十一岁时,我与前妻离异,我南下广东谋生,女儿跟随她妈妈一起生活。不要说陪伴女儿,我们连见面的时间都很少了。女儿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而我也在稀里糊涂中年过半百。


(二)


    回首我那并不丰满的人生,心中五味杂陈。那些沧海桑田,那些物是人非;那些牵过的手,那些一起走过的路、爬过的坎;那些呢喃,那些责骂;那些笑脸,那些梦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又很遥远。若想刻意去搜寻一些细枝末节,整个记忆的思绪,又淹没在脑海的一片空白里。


    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很是崇拜英雄,想成为青史留名的人物,做官就要当宰相那个级别的官。这辈子总理是当不了,总经理倒是当上了,前几年自封的。因为出生在农村,要跳出农门,感觉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这是我很小就懂的道理,我觉得我六七岁时就懂了这个秘密。


    新中国成立以前,祖父曾经是位私塾先生,他懂易经命理、麻衣神相、梅花易数等,他的书法以赵体见长。祖上曾留下“耕读传家”的古训,因此,祖父几次入仕途、从军旅,都被老一辈人拉扯回来,反正不得离开乡里。祖父做得最大的官是乡团练的教官。据说他在桂林讲武堂同某开国中将是同期学员,也是同庚。

    因为我是长孙,深得祖父看重。祖父五十七岁才做爷爷,等我上小学后,爷爷开始教我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幼学琼林》等,还教我《指明珠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以及六十甲子排序。

    因为我年龄太小,感觉文言文晦涩难懂,在一二年级就开始背诵韩退之的《马说》、《师说》,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再则,新旧知识表述不统一。比如,《幼学琼林》里的中国五大淡水湖,名称与小学地理课本里的不一致,洞庭湖在《幼学琼林》里表述为“岳州之青草湖”。因此,我就认为爷爷教的知识都是过时的东西,就不想学了。但唐诗宋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倒是背了不少。

    我也曾拿爷爷的《麻衣相术》看,但是看不懂。而据中国掌纹研究第一人的王晨霞医师口述,就是在“破四旧”那会,要她批判《麻衣神相》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她才有机会读到《麻衣神相》,结果越研究越让她吃惊。

    根据《麻衣神相》中的手相部分,王晨霞将夭寿、疾病、子翤表现的手相掌纹,拿到临床去验证,发现有惊人的准确度,从而通过掌纹可诊断出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多种疾病,真是挺神奇的。

    爷爷还有一本《称骨份两算命书》,据传称骨算命术为唐代易学命理大师袁天罡所创。这个算命法比较简单,就是根据命主出生的年月日时辰,找出相应的份两,然后四者相加,按所得份两去查对应的四句批注诗。

    我的称骨份两加起来有六两四钱,属于比较重的。按照批注所说,这要放在古代是位极人臣,朝中二品以上大员。

    在我快上小学时,家里还来过一位姓唐的算命先生,说我十九岁就会当团长,家父听后拿酒肉好生款待了他一番。

    后来,十八岁高考那一年,我一口气填报了五个指挥类的军事院校。分数线都超过一分,就是没录取,去了一所省属重点中专。十九岁我当了班长,只带领五十来个人,离团长带领的人差了好几千。想到这个扯淡的事,我越发对命理这一套不太相信了。


(三)

    我最初的名字叫逸安,也是爷爷给起的。读初一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名字。中间这个“逸”我说是“好逸恶劳”的“逸”,或者反过来说“安逸”,显得太消极了点,我开始对自己的名字不满意了。

    于是,班主任曹介泉老师就跟我讲了一个典故,说古时候有一种鸟,当天下不太平的时候,它就会出来鸣叫,“一鸣而天下安”。他还说,他侄子就叫“一鸣”,你就叫“一安”吧。我觉得这个寓意很好,那就改了吧。

    之所以相信曹老师,因为他与别的老师有些不一样。他戴着一幅高度近视眼镜,高高隆起的前额,脑门发亮,很有学者风范。他教我们时快到退休年龄了。冬天他戴着像雷锋叔叔戴的那种冬帽,围着一条深灰色的毛线围巾,显得非常儒雅。他是班主任老师,除了教数学,还兼了我们的地理课、音乐课。李叔同作词作曲的《送别》,就是在初一他教会我们唱的。

    有一次,我们冒雪来到学校上课。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幅他自拟的对联,激励我们莘莘学子:“抗严寒,斗风雪,书山觅宝何言苦;怀壮志,攻文理,学海寻珍岂畏难。”同学们甚是感动,群情激昂,一个个摩拳擦掌,好像脱光了到雪地里打滚,都不会再觉得冷了。曹老师的形象,瞬间又在我们心目中高大了许多。

    “一鸣而天下安”这个典故是不是曹老师杜撰的,我不得而知,也不重要了,就当做他良好的祝愿吧,反正“一安”之名,我也用了大半辈子了。“一鸣惊人”的典故倒是有的,《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里面都有记载,也是说有一只鸟,三年不飞不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当然,改了这个名字后,对我人生命运是有影响的。不止一个命理大师跟我说,名字就是名相,三个字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阶段。我名字中间这个“一”字,就显得势单力薄,是六亲无靠的相,代表人生中间的二三十年是靠个人奋斗或孤军奋战。

    事实的确如此,我二十岁离开学校,毕业分配在当时湖南省最大的中央驻湘企业。几万人的大企业,举目无亲。同年分配进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314名之多,不乏国内名校毕业生。我靠个人奋斗,二十五岁提拔为副科长,是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中最早提拔的,二十九岁提拔为正科级的党委办主任,很多人认为我前途一片光明、不可限量。

    谁知在三十岁那年,随着国企改革与改制的那波下岗大潮,我鬼使神差主动申请下岗,从此迈上了走南闯北的打工路、坎坷艰辛的创业路。





(四)

    有很多朋友包括家人曾替我惋惜,“一安呐,你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咧。”

    他们不停地劝说:“你怎么老想着去创业咯?你一没本钱,二没人脉,三没经验。可以说要啥没啥,你仅凭热情、凭想象去做。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上了那么多当,怎么就不吸取教训呢?你去好好上个班,找个人一起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你就不要痴心妄想大富大贵,再熬几年退休,有退休金领,就很不错了。”

    你们都说的对,我这是“叫花子背米不动——自讨的”。可是,我身不由己,也或许,我背负了某种神圣的使命。

    2015年股灾那几年,本想从股海里捞点小鱼小虾,结果成了接盘侠。“侠之大者,为国接盘。”接了盘最后又没挺住,成了可怜的韭菜,丢了几十个W在股市里,含泪出来。




   


    2018年与朋友合伙开店,被朋友坑了十多个W。2021年自己开店,又亏了几十个W。说起来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

    还好,我的心理抗压能力足够强大。这可能跟我从小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有关系。其实,小时候的我挺自卑的,也非常敏感、好面子,特别怕听到他人对自己的批评,遇到挫折我就想逃避。这也符合西方占星学说的巨蟹座的性格特征。

    比如,读小学时因为家里离学校是最远的,难免会迟到,特别是遇到刮风下雨天。某天,凭感觉会迟到很久,我走到半路上就返回家去了,等下午上课再去。因为迟到了怕老师批评,但下午再去,可以跟老师解释,说早上起来人不太舒服,本不打算来的,怕耽误了课,只好带病来上课了。老师听了不但不批评,反而认为是爱学习,带病坚持上课要提出表扬。

    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挫折,我都没有自暴自弃,一再地坚持和忍耐,也锤炼了我不认输、不服输、战斗到底的品格。因为我一直都很听老师的话,也一直都在扮演一个乖学生的角色,做事仔细认真,对班级工作极端负责任,自然也得到老师的喜欢和老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

    也是源于我从小得到祖父、祖母的教导,我的知识面相对班上同学广一点。特别是祖母出口成章,经常引用《三字经》、《增广贤文》里的语句。我很好奇,就问奶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奶奶会耐心地给我解说。加之我很喜欢听老人们讲古代的故事,也常听收音机刘兰芳老师讲的评书《说岳全传》。读初中和高中时,我写的作文,会引用唐诗宋词或俗语、谚语而添彩,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念,这使得我很喜欢作文课。


(五)

    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尊敬每一位老师,喜欢模仿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笔迹,老师有什么特长爱好我也想学。

   一般而言,语文老师的字都写的比较好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仔细揣摩,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子上跟着比划。一个学期下来,我模仿老师写的字跟老师自己写的字,竟有好几分相像。

    从小到大在学校我都是班干部,而且当班长的时间较多。从初中开始,我帮助班主任老师给同学的成绩单、放假通知书上填分数、写鉴定、评语,有些时候连同学都分不清是我写的还是老师写的。

    我喜欢美术和音乐,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第一次听到班主任肖仙桃老师吹笛子,我被悦耳悠扬的笛声陶醉了,暗下决心要学会吹笛子。但老师说吹笛子很费力气,我年龄太小,不适合学。直到我读初三时,班上臧永康同学教会了我吹笛子,李海清同学教会我吹口琴。

    到读高一时,学校举行文艺汇演,班主任赵秋生老师问我有什么特长,可不可以上台表演一个节目。我说会吹笛子,但自己没有笛子。赵老师马上从他房里拿出一支笛子和笛膜交给我,原来赵老师也会吹竹笛。经过他的一番指导,我在学校文艺汇演舞台上用笛子独奏一曲《花纸伞》,最后还获得了第七名,得了一张奖状。

    学乐器首先要学会识简谱,初二之前我是不会识简谱的。感谢同年级另一个班的班主任黄彩兰老师,她兼了我们一个学期的音乐课,带着着我们识简谱。从最简单的《卖报歌》开始,都要先唱会谱子最唱歌词。硬是一首一首地教,逼着我们能够识唱简谱。

    读高二那会,一次班会活动,舒畅同学一首《化蝶》,我听得如痴如醉,有如听天籁之音。后来,我马上找来《化蝶》的简谱和歌词,自己识谱一句一句学唱会了。后来自己还学会唱《一剪梅》等好几首当时的流行歌曲。


(六)

    而启蒙我京剧的是曹光耀老师。我在划香仑完小读五年级,校长曹光耀担任了我们班的音乐老师。他教我们唱革命样板戏的选段,有《朝霞映在阳澄湖上》、《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员》等。

    非常令我意外的是,从我们那一届开始,必须读六年级才能升初中,但允许少数成绩好的同学,另外参加升初中的考试。当时我成绩班上排第一,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跟我一起考到了本乡唯一的初中学校。等到九月份初中报名,我发现小学的曹光耀校长升为乡初中的校长,我心里很纳闷,但也很高兴。我对曹校长更是刮目相看,敬佩有加。

    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我再没有接触过京剧。同家人们一起看电视,看到咿咿呀呀唱戏,一句歌词半天都唱不完,大家都不喜欢看,我想看一看也由不得我。



    直到进了省水利水电学校(现为长沙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上,看到了大专电力六班排演的现代京剧选段《沙家浜•智斗》。时任校团委书记的金小玉老师饰演阿庆嫂,其他角色都是班上同学扮演。在金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节目表演非常成功。这一精彩节目重新激发了我对京剧的浓厚兴趣,我买来相关的歌本、卡带,欣赏并学唱了现代京剧特别是革命样板戏以及传统京剧中的经典曲目。此后,欣赏和学唱京剧成了我的一大休闲爱好。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小喜欢画画,《神笔马良》、《王冕画荷》、《文同画竹》等故事深入脑海。虽然绘画没有老师指点,我就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去画。

    读高二、高三时,学习很是紧张,而我放松的方式就是画画,基本上每个星期我都会画一幅中国画。没有用宣纸,用大幅挂历背面当做画纸。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光面铜版纸,不吸水,是不适合用来画中国画的。为了表现出跟宣纸一样的效果,我把铜版纸先用砂纸打毛,然后满纸刷一遍清水,等稍微晾干后,趁着还有些湿润在上面作画,居然效果还挺好。

    正是凭着我的这点兴趣爱好与对色彩的理解,我在北京从事报纸印前数码打样技术服务,成为报业印前色彩管理的工程师和电脑技术服务工程师,报社印刷厂的业内专家,误以为我是学印刷专业出身的。也是靠这点美术功底,我自己开五年广告店,担起了平面设计师的工作。无论是宣传栏设计、板报设计、展板设计、杂志封面设计、广告插页设计、舞台背景设计,都获得顾客很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七)

    说实在的,我的第一学历不高,虽然后来取得了本科和研究生学历,都是坚持自学不辍。连续考了六年共二十门课程,才取得湖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学习方面我走了很多弯路。因为第一学历不是211、985毕业的专科、本科学历,学历作为敲门砖,在重视第一学历的现实下,求职、考公都是吃亏的。那些重本毕业的,自然机会多了很多。某大学教授曾对学生说:“四十岁没赚到四千万,别说是我的学生。”我想,只有那些很牛叉的大学,很牛叉的教授才会说出如此牛叉的话吧。

    四千万啊!我现在连百分之一都没赚到。上面我列举了那么多老师的名字,真是罪过。老师,真对不起了。一安志大才疏、碌碌无为,您的学生给您丢脸了!唯一让您感到欣慰的是,您培养的学生,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仍然保持了善良、纯朴、节俭、踏实的劳动人民本色,任何时候都不会泯灭道德和良知。

    教育是国之大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共产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树典型,立榜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是至理名言。受教育者从榜样身上学到经验教训,或受到鼓舞与激励。而教师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眼里的标杆、心中的偶像。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这一职业非常特殊、十分重要。

    而这些年教育领域出现影响极坏的事件并不在少数。学术不端,管理混乱,拉帮结派,官僚主义作风严重,贪污腐败,导师潜规则学生,论文不写专业的课题,成了吹捧导师的马屁文章。潜心专业、不擅长找关系的老师遭排挤、受打压,待遇、职称的晋升、晋级,都被延后。还有的老师被逼跳楼、投河自尽,也有老师失踪、学生跳楼、失踪,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根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做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许多案件悬而未决。而高校成了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场所,有的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待遇严重超标,除了让他们住好、吃好,还特意安排中国女学生陪读。还有的学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数选择出国,为外国政府、外国企业及其它组织输送大量人才,没有给自己国家培养高端人才,反而培养了一大批的竞争对手。

    跪着的老师绝对教不出站直的学生,龌龊的灵魂绝对培养不出高贵的人格。感恩在我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因为你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呕心沥血,敬业爱岗,默默无闻做园丁,像蜡烛一样甘于奉献。我仍然清晰地记得初中毕业典礼上,语文老师曹国需老师(也是我心中的偶像),用苍劲圆润的毛笔字体书写他自撰的一幅对联:“莘莘学子兀兀穷年为盼蟾宫早折桂,耿耿园丁孜孜终日只求华圃永腾芳”。老师们的一言一行,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人格与品行,陶冶着我的情操,锤炼着我的心性,不断修正我人生的航向。


    其实人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挺好的,如果专业一点,可作为谋生的职业。如果不是很专业,就当业余爱好玩玩。遇到一时想不明白、解不开的疙瘩,我躺在沙发上开始吟唱,“我正在城楼观山呐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激越、高亢的京胡声在我耳畔回响,仿佛我自己就是诸葛军师,要在司马懿大军面前唱一出空城计。这样,不良情绪就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今我不敢还乡,并非富贵,而是贫穷。我觉得对不起曾经一谈论起我,就引以为傲的老师和同学,从拥有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衡量,我真的让你们失望了。我也觉得对不起父母兄弟,这么些年,孤身在外漂泊,没有为家庭作贡献,倒让父母担心得要死。“儿行千里母担忧”呀,我只能用“自古忠孝两难全”聊以自慰。

    世事无常,人生不易,意外和惊喜不知哪个先到。印象中惊喜并不多,意外与惊吓倒是不少碰到。真是人生处处是考场,人生事事是考题,人生人人为我师。躲过了初一,没躲过十五,被骗被坑难以计数,上了一当又一当,当当都有新花样,一辈子总有上不完的当、踩不完的坑。我总是心里安慰自己:只要人没事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吃亏是福,吃亏是福。比如这几年疫情,就夺走了好多人的命。

    失去的再也找不回,包括时间、亲情、友情、爱情。我也曾记得故乡的那棵红枣树,藏着我多少童年的梦想,多少欢歌笑语,多少失落烦忧。如今,红枣树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串不咸不淡的乡愁。

    怀念啊,儿时的玩伴。怀念啊,那些失去的旧时光。这真是:

    岁月流花忆如丝,
    万缕千条似锦织。
    平生乐事堪寻觅,
    最忆青葱少年时。
                                               (写于2023年1月22日   大年初一)



         一安感谢所有授业恩师的教导,有些实在记不起姓名,有些老师已经去了天国,祝健在老师们平安快乐!幸福安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最忆青葱少年时 | 汇惠万家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我要评论 登录后才能发布评论

版权所有©2017 | 广东汇惠万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我要留言  网站地图
Catfish(鲶鱼) CMS V 6.7.3